深秋十月,沧源县的天气却温暖宜人。自第三批浸润行动计划工作实施以来,学校驻点师生们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指导下,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优势,持续为沧源的美育教学提供精准帮扶。支教团队依托装饰画、线描、剪纸、陶艺、浮雕等专业优势,实施包括艺术巡回授课、课堂教学、课后社团建设、文艺节目编排、校园文化打造等多项美育教育服务工作,切实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教育发展、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。

支教团在教学中,认真履职,耐心教学,深受同学们的喜爱。在勐董小学支教的吕鉴营同学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浸润计划支教行动,既荣幸又感到一些压力,这是一份光荣与责任。这次支教,让我看到了沧源县孩子们对美术的热爱,也看到了孩子们美好的未来。”在国门小学驻点支教的叶家琴同学表示,一开始,在陌生的环境里,内心多少有点发怵,但很快就被这里热情善良的师生所打动,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

10月份,美术学专业支教团队先后组织了三场巡回授课,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,更丰富了学生们的授课经验。每次巡回授课结束后,带队教师都会组织开展教研会,针对巡回授课的情况,以及各个同学近期的授课情况,从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策略、作业布置等方面手把手进行指导,严格把关课堂质量,加快了支教学生的成长步伐。“我们好喜欢巡回授课,可以跟不同的老师学习交流,他们很认真也很负责,对我们也很关心,会给我们很多专业建议,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很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,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来自楚雄师范学院的老师们”,民族中学高二343班杨院凯同学说道。

课后服务的开展帮助孩子们寻找艺术的乐趣,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。支教团在各自驻点学校组建了共计24个艺术社团,通过定期举办艺术展览,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,扩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。“下次还能来吗?老师,我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孩子们,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,下次我还要报名”。每一堂课,每一次互动,都凝聚着汗水与热情。支教团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意义,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温暖,也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了更多宝贵的回忆。

浸润行动计划实施以来,支教团成员们发扬了吃苦耐劳、乐于奉献的精神,不断磨炼意志品质。学校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工作,牢记教育初心,践行育人使命,充分发挥高校美育的引领与带动作用,服务县域教育综合改革,不断提高地方美育教学质量。
供稿: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
审核:李贵平
编辑:袁双云